尼泊尔(NEPAL) |
![]() |
![]() |
|
位置 地理 气候 资源 政区 历史 人口 经济 军事 交通 旅游 城市 相关链接 | |||
|
|||
全称尼泊尔共和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为南亚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西、东3面与印度相连,东部与锡金接壤。 |
|
地理 | 回到页首 |
国土面积14.7万平方千米,呈长方形。 |
|
气候 | 回到页首 |
全国分三个气候带:北部高山带、中部温带、南部亚热带。北部冷季最低气温为-41℃,南部夏季最高气温为45℃。 |
|
资源 | 回到页首 |
矿藏资源有铜、铁、铅、云母等。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32%,水利资源丰富。水利资源丰富,水电蕴藏量为8300万千瓦,约占世界水电蕴藏量的2.3%。其中2700万千瓦可发展水利发电。 |
|
政区 | 回到页首 |
全国共分为5个发展区(Development Region),14个专区(Zone),36个市(Town),75个县 (District)。 |
|
历史 | 回到页首 |
公元前6世纪建立王国。12~18世纪建立了马拉王朝。1769年,廓尔喀国王征服马拉王朝三个公国,统一了尼泊尔,建立了沙阿王朝延续至今。1814年后沦为英国殖民地。1923年,英国、尼泊尔签订《永久和平友好条约》,英承认尼泊尔独立,实行君主立宪制。2008年共和国制. |
|
人口 | 回到页首 |
人口2300多万(2000年),居民分属拉伊、布林、苏努瓦尔、古隆族等30多个民族。 |
|
经济 | 回到页首 |
为传统农业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业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畜牧业以饲养羊、牦牛等为主。工业主要有黄麻纺织、毛纺织、制糖、水泥等。旅游业发展迅速。 国内生产总值约合52亿美元(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2美元(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5%(2000年)。 主要进口石油制品、机械、化肥和煤,出口黄麻、稻米和皮革等农副产品。对外贸易总额约22亿美元(2000年)。 通用货币为尼泊尔卢比。 |
|
军事 | 回到页首 |
军制 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安全委员会由首相、国防大臣和参谋长组成,首相任主席。 兵役制度 实行志愿兵役制。士兵服役期一般为15年。各级军官最高服役年龄;将官60岁、校官55岁、尉官52岁。 军衔 军官分为3等10级,即将官4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军费 国防开支(常规开支)约5000万美元(1999年)。 陆军 4.6万人(含空军)。编有1个皇家警卫旅(含1个宪兵营)、7个步兵旅(16个营)、44个独立步兵连、1个特种作战旅(1个炮兵团、1个防空团)、1个工程兵旅(4个营)。 陆航飞机12架。 准军事部队 武装警察4.7万人。 部署 尼泊尔陆军主要部署在德满都和尼泊尔与印度边境一带。 驻外兵力 1998年尼泊尔共有8人在波黑、克罗地亚、黎巴嫩、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军事节日 建军节5月9日。
|
|
交通 | |
交通运输有公路、铁路和航空。到1999年3月,尼公路总长13400公里,其中沥青路面4186公里,占31.2%。有各类机场46个,直升机停机坪97个。除首都有一国际机场外,其余为简易机场。 |
|
旅游 | 回到页首 |
尼泊尔拥有世界上最多姿、最奇伟的地形与自然景观。加德满都山谷、帕坦王家广场、兰毗尼等都是很值得一游的旅游胜地。 |
|
城市 | 回到页首 |
首都加德满都(Kathmandu)。主要城市有帕坦、巴德冈。 |
|
相关链接 | 回到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