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地理 气候 人口 政区 历史 经济 交通 旅游 相关链接 | |||
|
|||
海南省简称琼,在中国的最南端,包括海南岛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岛、黄岩岛等岛礁及其海域。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相望,西临北部湾与越南为邻,东临南海,南濒太平洋。 |
|
地理 | 回到页首 |
海南是中国第二大岛,仅次于台湾,环岛海岸线长。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五指山高耸中部,主峰海拔1867米,是全岛最高峰。四周逐渐递减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滩涂,多层环壮地貌显著。河流自中部山地向四方奔流入海,主要有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等。 |
|
气候 | 回到页首 |
海南省属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海洋气候,全年皆夏,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台风频繁。年平均气温在22℃-26℃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000-2600毫米。 |
|
人口 | 回到页首 |
海南省,有汉、黎、苗、回等民族。2006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835.88万人,比上年增加7.8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4.59‰,人口死亡率为5.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86‰,比上年下降0.07个千分点。 |
|
政区 | 回到页首 |
海南省陆地面积3.4万多平方千米,全省辖2个地级市、4个市辖区、6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共181个镇、20个乡、17个街道办事处,省会是海口。
海南省政区图
|
|
历史 | 回到页首 |
海南是中国唯一以整个省为经济特区的省级行政单位,建于1988年。 |
|
经济 | 回到页首 |
海南省由于受气候影响,多种植热带作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甘蔗为境内主要经济作物。此外还大量种植橡胶及椰子、胡椒、槟榔、油棕、腰果、咖啡、可可等,并盛产菠萝、龙眼、芒果、荔枝等水果。蔬菜畅销北方各省。沿海渔业发达,有多种经济鱼类。本省矿产丰富,现今发展了采矿、橡胶、纺织、电子、化工、制药、制糖、造船、机械、建材、水产加工、食品等工业部门
。 |
|
交通 | |
海南省陆上交通以公路为主,可以通达全省各乡镇。铁路线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部。内河航运中南渡江航运比较发达。海运发达,已辟有20多个海港,主要有海口、八所、三亚。航空以海口为中心,可通往全国40多个城市。2006年新增海南直达俄罗斯2条洲际航线,国际航线达30条,现代陆、海、空交通体系基本形成。2006年
货物周转量达538亿吨公里,其中铁路11亿吨公里,公路101.07亿吨公里,水运423.2亿吨公里,
民航2.73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达到258.41亿人公里,其中铁路1.83亿人公里,公路119.74亿人公里,水路1.56亿人公里,民航135.28亿人公里。港口吞吐量3948.8万吨,其中出港货物2119.68万吨,旅客吞吐量1709.73万人。 |
|
旅游 | 回到页首 |
海南省风光秀丽怡人的海南岛是中国南海上一颗碧波簇拥的璀璨明珠,是国务院确定的七大旅游开发区之一。海南岛以热带海洋、环岛热带滨海风光、名胜古迹、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者。丘浚墓、东坡书院、五公祠、琼台书院、大东海、鹿回头、天涯海角及牙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琼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都十分的有名。 |
|
相关链接 | 回到页首 |
|